陶器
【夹砂红陶盆形大鼎】

 

   高36厘米,口径45厘米。

   福泉山遗址崧泽文化层出土。

    炊器。鼎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使用,延续数千年,是我国古代传统的炊器。该器形制厚重庞大,是陶制器皿中的大件。鼎的上部呈盆形,直壁深腹,圜底,宽口沿外折,可以承盖,圜底下留有一层黑色烟炱,是经年累月炊煮留下的遗迹。器腹下部有一周凸棱,中部箍一周齿状堆纹,上下又有密集的凹弦纹,装饰筒洁朴素。鼎足横剖面为直角曲尺形,从正面看,略向外撇,具备承重的优良性能。鼎足面上部有两行短线纹,其下以角线为中轴,用凹线勾勒出脸形并捺二目,形似兽面。这种以拐角为中轴线的纹饰格局,在良渚文化玉方琮、方锥形器上得到延续,是良渚文化兽面纹的先驱。

    此鼎是在该遗址崧泽文化层灶塘旁出土。这客观反映了陶鼎的使用方法,除了在平地上支烧外,也可以支架在灶塘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