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酒泉城市规划景观布..
2005年9月10日,中国国际周易联合会执行会长巨天中、高级顾问..
居住环境调理的科学性
信息时代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的变迁
酒泉城市规划景观布局
 
宪法、刑法明文规定易学不是封建迷信
2014年2月17日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去掉了“算命、算卦、看相是封建迷信……”的条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大第五届第五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不但无“迷信”二字,而且在第四十七条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化、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这不仅去掉了几十年套在周易应用研究身上“封建迷信”的枷锁,而且为我国的周易信息预测科学的应用研究指明了方向。因此,任何人任何单位以任何借口压制打击周易信息预测的应用研究都是违法的。这正是宪法保驾护航,易学扬眉吐气!
宗教场所卜卦不违法
 
南方都市报 2002-07-19
 
    本报讯 今后北京市民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卜卦、算命、看相、求签、测字和驱鬼治病等活将不再违法。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昨天通过的《北京市宗教事务条例(草案修改稿)》放开了对上述行为的限制。
    据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志坚介绍,在《条例(草案)》的第十九条中曾明确规定:"宗教活动场所内不得进行卜卦、算命、看相、求签、测字和驱鬼治病等活动。"这一规定遭到一部分委员的反对,他们认为,上述行为是宗教教义中允许的,如果禁止可能会干涉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这些活动,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大,没有必要在法规中作强制性的规定。因此,昨天通过的宗教法已经删除了该项规定。
    此外,北京市还将允许公民在宗教活动场所外经营宗教艺术品、宗教用品和宗教出版物,允许宗教团体按照有关规定开办宗教院校、宗教培训班等。同时,该法规还详细规定了宗教活动的范围、宗教财产的保护、宗教涉外事务的原则等等。
    针对该法律中没有对邪教作出相应的规定,有关人士指出,邪教并不属于宗教,因此将不受这部法律的保护。(钟欣)

人民网>>文化>>动态     2004年04月26日09:54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中国周易学会顾问张岱年
  《周易》分两部分,一部分称《古经》,一部分是《周易大传》,共十篇。古经六十四卦本来是一部算卦的书,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才没把它烧掉。虽说是算卦的书,但其中包含许多重要的观点。因为在古代,宗教迷信思想往往跟哲学思想是混杂在一起的。《周易大传》主要是一部哲学理论书,传说乃孔子所作,实际上可能是孔子及弟子.再传弟子.三传弟子等许多学者编写的。

  《周易》在汉朝时,成为“五经”之首。当时有许多天文学家用《周易》来解释天象,有许多医学家引用《周易》来解释人的生理现象,还有许多人用《周易》来算卦,所以《周易》在各个方面应用很广。到三国时代,王弼改造易学,不讲象术。他把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周易》结合起来,来建立自己的思想,所以《周易》在魏晋玄学里也是影响很大的。到了宋朝,理学家们要弘扬儒学的道统,主要是根据《周易》的经典来解释孔孟思想,来反对佛教和道教。根据《周易》的辩证思想来建立他们的哲学理论体系。《周易》本来是儒家的经典,宋朝以后,许多佛.道教徒也用《周易》来讲他们的思想,于是《周易》就成了三教宝典了。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是非常广远的。主要是因为在经.传中的辨证思维是深刻而又丰富的,对事物的变化过程.事物之间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都有深刻的明确的论述。所以它影响到中国文化各个方面,在哲学.艺术.科学等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要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还得要努力研究《周易》里面的思想。(摘自《中华周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雷洁琼副委员长在1997年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究会上的讲话指出:“在新世起之交的历史时刻,科学地理解和研究《周易》,对于我们站在新的高度,重视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各种人际关系,社区关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在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关健历史时期,......弘扬保合太和的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然不能割断历史,不能脱离包含历史传统在内的国情和民情,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蕴含着许多精华,可以直接、间接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利用或借鉴,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并从中吸取营养,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振兴中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易学在二十一世纪的地位
人民网>>理论>>学术动态    2004年12月21日10:16
国际易学论坛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易学思维与科技”
为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为当代文明服务,由任继愈、席泽宗、朱伯崑发起,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国际易学联合会和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日前联合创办了“国际易学论坛”。论坛内容包括周易经传易学史、易学思维方式、易学与医学、易学与管理、易学与信息、易学与建筑文化、易学与科技、易学与人生、易学与文艺等,每年举办两次,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东方国际易学基金委员会承办。论坛邀请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此次讨论的“易学思维与科技”国际易学论坛第一次会议,于12月18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开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给大会发来贺词。中国科协书记徐善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朱训,国际易联首席顾问任继愈先生、科学顾问席泽宗院士、朱伯崑会长及汝信、邢贲思、董光璧、李惠国副会长和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顾问、中科院院士唐稚松等六十多位学术界名家出席会议。

  哲学家朱高正博士以“易学思维的跨时代价值”为题、孟庆云教授以“易学对中医学的贡献”为题、韩增禄教授以“易学思维特征及其方法论价值”为题、欧阳维诚编审以“易学思维与数学”为题、李申教授以“天人合一”为题作了精彩的演讲。许延滨、张其成、李伯聪、蒋志、郑万耕等教授对以上演讲进行点评。
与会者认为,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之所以重视周易系统的典籍,是因为其中蕴涵着人类独特的思维方式令人向往。其中除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外,最为突出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证思维,即认为事物变易的过程总是“一阴一阳”,二者既相反又相成,既相互补充,又相互转化,而且永无止境。正是在这种辩证思维的指引下,中华民族追求变革日新、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成为仁人志士建功立业,振兴中华的强大的精神支柱。今天有这么多的科学家和易学家关心和参加易学与科学的讨论,反映了易学思维对当代社会发展仍有重要意义。    来源:《光明日报》(责任编辑:李静)

】 【打印繁体】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